探访百年老工艺:黑瓦的诞生

探访百年老工艺:黑瓦的诞生

那屋顶上的一抹黑色,

看似是普通的黑瓦,

也曾历经一番水与火的淬炼。

那么它又是怎样形成的呢?

随着一座座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现代小洋房拔地而起,瓦片作为传统民居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了用武之地,渐渐退出历史的舞台,同样的,在社会的发展中,烧制瓦片这一传统手工艺也慢慢地被边缘化,瓦窑也一个接一个地熄了火,如今在全县范围内还在生产的瓦窑寥寥无几。

在嵩口镇的赤水村,这里还保留着一座原始的黑瓦窑还在生产,几名瓦窑工还在坚守着传统的技艺制作瓦片。这座瓦窑的主人叫郑大庆,窑里除了他和妻子,就仅有一位制瓦坯工人。

郑大庆是同安镇上庄村人,制瓦近40年,皮肤晒得黝黑。40年前,30岁的郑大庆为了养家糊口,承包下了这座瓦窑,当时的他想的是暂时以此来改善家庭条件,可没想到他们却在这里守了40年。

回想起办厂之初,杜秀梅感慨万千。她说,这里不仅地处偏僻,交通不便,生活上还缺水缺电,前期只能靠着洋油灯照明,更要紧的是瓦窑的工作还将他们夫妻二人绑得牢牢的,几乎一步也不能离开。

这看似简单的瓦片,需要经过好几道工序,且每一道工序都和瓦片的质量息息相关。所谓细工出巧匠,细泥出好瓦。

1

踩土

制瓦的第一步要选择适合的瓦土。郑大庆说,一块好的瓦片,它对土的要求较高,必须是粘性很强的黄泥巴。

挖来的瓦土不能够立即使用的,它要先挖一个圆坑,再把挖来的土倒进坑内加水踩匀。想要靠人力来把土踩匀踩细,显然不太现实,这时候就要靠一个大家伙来帮忙了。

↓↓↓

即使是用牛来踩土,也需要在黏土上反复踩踏约两日,直至土变得有粘性和弹性才算合格。若是踩得不够均匀,制出来的瓦片容易脆弱破损。

瓦泥踩好后,要把泥的表面踩平打紧,不能有缝隙,并用塑料布盖紧,防止水分下渗流失,保持土的粘度。

郑大庆告诉我们,这种踩好的瓦土它用锄头是挖不起来的,只能用一种专门切割坯泥的工具来进行切割,而后再搬到印瓦匠那里开始印制瓦坯。

2

印坯

印坯采用十分原始的工具——木质的模具盒和绷着钢丝的木架,瓦匠先是取出一块泥料,将泥料赤脚用力踩进模具,再拿到桌上用钢丝架轻轻一刮,再用小木片将黏土反复磨得光滑,保证瓦坯完全填充后,薄薄的瓦坯便做成了。做完的瓦坯在堆放的时候,每一层都要撒上一层细土,就是为了防止瓦坯粘连在一起。

别看他做一张这样的瓦坯只需要几秒的时间,步骤简单,速度很快,但着实也是个辛苦活。堆好的瓦墩还需要放在棚内自然风干数十天,确保瓦坯抱起来不变形才能入窑。

3

烧窑

风干后的瓦坯,紧接着就是要放入瓦窑烧制了,入窑不仅是个体力活,更是技术活。从装瓦坯开始,每一步都要十分小心,也需要十分有经验的师傅来指导。每次装窑都需要花上约四五天的时间,瓦匠们要将瓦坯规整地叠放在一起,每一摞叠起的瓦坯都要有一定的角度,为的就是要让高高叠起的瓦坯都能够垂直,防止瓦坯在烧制时因高温而互相碰撞导致变形。

在所有的瓦坯都装好后,搭上窑门,接下来就到了制瓦最关键的步骤——烧窑了。如果说制瓦的前半部分考验的是瓦匠的技术,那么接下来的活,考验的则是瓦匠的耐心与经验。因为在接下来半个月的时间里,他们要面对的就只是连续不断地烧火。

当瓦窑开始烧制的时候,这时,窑内的温度将达到上千度,窑外的温度大概有四五十摄氏度,工人们需24小时轮流值守,不停地向窑内添柴,随时观察火候,连续烧上约15天。

停火后,得用砖块、泥浆堵死窑口和烟囱,将瓦窑密封八至十天,在隔绝空气氧化的情况下,瓦坯在瓦窑内的高温中慢慢变黑,这就是“黑瓦”得名的原因。郑大庆说,如果密封不严漏气了,瓦片就会变成红色。

最后,打开窑门散热,冷却两三天,等到窑炉充分冷却后,一块块黑瓦就能够出窑了,整个制瓦过程耗时近40天。

永泰庄寨,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永泰庄寨数量众多,目前在我县境内保存相对完好的有150余座庄寨。近年来,永泰庄寨保护修缮工作动作频出,而作为庄寨修复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元素——黑瓦,被大量用于古厝、古民居修缮,这也成为了黑瓦销售的一大市场。这些年郑大庆烧制的黑瓦不论颜色、质量、硬度和韧性都保持良好的水平,深受客户的青睐。瓦片有了市场,但是郑大庆夫妇却又犯了难。虽然每烧一窑能够烧制六七万片的瓦,但是他们一年只可烧制两三窑,瓦片的供应远远不够市场的需求,这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会制瓦的人。

郑大庆夫妻告诉记者,他们年岁已高,无法量产,最大的问题是这项手艺没有人可以接班。目前还在制作一线的瓦匠们,年龄大多在五六十岁,他们大都没有带徒弟,利润低,又脏又累,没有多少人愿意做这一行,就算是家里的下一代都不愿继承他们的衣钵,传统工艺面临着断层的危机。

雨水轻敲屋顶的薄瓦,稀里哗啦,像一个个美妙的音符。随着现代建筑用钢筋水泥取代了传统瓦片,或许雨水落瓦的声音只能存在记忆里,传统瓦片制作技艺也很快就会被机器代替,成为消失的老行当。

黑瓦片给人以素雅、质朴、宁静的美感。传统手工烧制的瓦片不仅耐晒耐风化,防止雨水渗漏,有延长屋顶寿命的作用。当瓦片交叠铺设于尖斜式屋顶时,还可产生一个用于隔热的气流间距。正是还有像郑师傅这样瓦匠的坚持,传统制瓦这道手艺才能依然在永泰保存下来。

记者:林丽霞,叶耀南

编辑:陈丽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相关推荐

延边卫视
365bet官网备用网站

延边卫视

08-09 👁️ 5843
天下长安
mobilesport365

天下长安

07-08 👁️ 9318
宠物零食-元气蛋/自制罐头
365bet娱乐场投注

宠物零食-元气蛋/自制罐头

07-09 👁️ 2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