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双龙航空港经济区
基本概况
贵州双龙临空经济区位于黔中经济区核心区,涉及贵阳市南明区与黔南州龙里县部分区域,总用地面积92平方公里,建设用地75平方公里,其中贵阳市39.2平方公里、黔南州20.2平方公里、龙洞堡机场15.6平方公里。该区域将建设成为以"内陆开放、创新驱动、生态文明"为内涵和特色的高端产业功能聚集区。
空间布局
双龙临空经济区以"一核三板块"为空间布局,"一核"为空港运营服务核,"三板块"为临空制造及高新技术板块、临空物流板块、临空总部及综合服务板块。
其中,空港运营服务核建设用地15.6平方公里,重点保障机场营运和服务发展,主要发展以航空运输、航空总部、航空培训、飞机维修、燃油输配为主的航空服务业;临空制造及高新技术板块建设用地16.86平方公里,包括永乐临空制造组团,主要发展以电子信息产品研发制造、现代装备制造等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临空物流板块建设用地7.19平方公里,包括临空综合保税组团和临空物流组团,主要发展以航空快递、保税物流、电商物流为主的航空物流产业;临空总部及综合服务板块建设用地35.25平方公里,分为贵阳和黔南两个园区,包括临空商务总部组团、旅游休闲组团、办公商贸组团和商务商贸组团,主要发展以总部经济、商务商贸、高端商业、咨询中介为主的临空商务服务业,以旅游
主要领导组成
经贵州省委常委会议讨论决定:组建中共贵州双龙临空经济区工作委员会、贵州双龙临空经济区管理委员会,贵阳市委书记陈刚兼任贵州双龙临空经济区党工委书记,高卫东任贵州双龙临空经济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韩勇任贵州双龙临空经济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 外省取经
重庆渝北临空都市区依托江北国际机场,规划面积1000多平方公里,发展与航空关联度强的临空产业,重点打造智能终端、应用电子、智能装备、航空制造等优势产业集群。上海虹桥临空经济园区毗邻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已成为连接整个泛长三角地区、辐射长江流域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是全国首个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航空港经济发展先行区,并着力打造航空港区、北部城市综合服务区、南部高端制造业集聚区,以及沿南水北调干渠生态防护走廊、沿新107国道生态走廊的"三区两廊"。 陈刚通过认真倾听、详细询问,对三地发展临空经济过程中的战略重视、规划制定、产业定位、工作机制等予以充分肯定。他指出,要找准双龙临空经济区定位,必须首先研究透彻贵阳的先发优势和后发优势。避免走别人走过的弯路,借鉴别人的经验和教训。同时,贵阳有相对的先发优势,有尚待开发的丰富劳动力资源和庞大消费市场,有西部大开发的政策优势,可以大力发展以大数据为核心的电子信息产业,进而推动云计算、互联网等相关商业模式的创新。有得天独厚的比较优势,有区域优势,龙洞堡机场人流量、吞吐量越来越大;有生态优势,有旅游资源优势,喀斯特地貌等自然景观、少数民族文化等人文景观独具特色。特别是,中关村贵阳科技园成功揭牌,三大运营商落地发展,形成了发展大数据产业的优势。
陈刚强调,围绕发展临空指向型产业、航空服务业、保税物流业、文化旅游、会展和休闲产业等重点,把双龙临空经济区这篇"初稿"做成一篇"大文章"。 项目开工
2014年2月28日,贵州双龙临空经济区(龙里)11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涉及总投资173.61亿元。其中,中国西部(贵州龙里)循环经济高分子材料生态产业园(一期)基础设施建设总投资40亿元,产业园将入驻高分子材料相关高新技术企业10家以上;贵州双龙现代农副产品集散中心项目投资7.39亿元,将建设冷链物流配送中心、物流仓储中心、市场管理及电子商务中心等。 |
(责任编辑:郭颖) |